咨询服务热线:

17766428931(售前)     17749581073(售后)

公司地址:

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华创路2号南京天集产城T1栋3层
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025-85335353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HOME

COMPANY 

PRODUCTS 

APPLICATION 

DATA

NEWS 

CONTACT US

CONTACT US

NEWS 

APPLICATION 

DATA

PRODUCTS 

COMPANY 

HOME

探针辅助转移及器件制备专题4:探针辅助实现金属薄膜转移

网站首页    新闻    探针辅助转移及器件制备专题4:探针辅助实现金属薄膜转移

范德华(vdW)接触以其无键相互作用为特点,为尖端掩模技术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可能性。它能在原子级别上无限接近样品,同时促进非破坏性工程。本研究中,引入了使用模板条状超平Ag/Au薄膜的vdW金属掩模的概念。在光学显微镜下,采用探针尖端辅助的金属薄膜转移技术,展示了全固态且无残留的二维材料工程。vdW金属掩模的坚固特性使其能够承受包括气体、液体、固体、等离子体和光在内的各种处理,成为一种通用的工具,用于制造基于二维材料的器件和样品,分辨率低于1um,且无需光刻技术。该技术具有样品制作简单、表面超洁净、在恶劣条件下坚固耐用等优点,相信会在二维材料研究领域大放异彩。

在本研究中,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,即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探针转移范德华金属掩模(简称PVOM),以实现无残留和全固态的二维材料工程,从而实现局部区域处理和各种电子器件的制造。转移的金属薄膜由厚度分别为10nm和150nm的银/金组成,作为范德华金属掩模(vMM)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掩模的转移采用了钨探针尖端,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有机聚合物和溶剂。横截面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(STEM)显示,金属薄膜下方存在一层1-2nm的氧化层,以及一个0.8nm的大范德华间隙,这提供了适当的范德华力,使掩模能够紧密附着在样品上,同时能够在不损坏二维材料的情况下移除掩模

图1. 光学显微镜下的探针转移范德华金属薄膜(PVOM)。a) PVOM设备的示意图,包括光学显微镜和探针操作器;b) 探针尖端辅助金属薄膜操作条件的照片,包括长工作距离的物镜和探针尖端;c) 金属薄膜的横截面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(STEM)图像,包括10nm的银层和150nm的金层。比例尺:50nm;d) 不同探针尖端半径的探针的光学显微镜(OM)图像,范围从0.5到25μm。比例尺:100μm;e) 用探针尖端切割金属薄膜的示意图;f) 将金属薄膜转移到平面基底上目标薄片上的过程的示意图;g) 用范德华金属掩模(vMM)覆盖一半区域的薄片处理过程的示意图;h) 金属薄膜从目标薄片上脱离过程的示意图;i) 通过vMM辅助处理得到的代表性结果。一个MoTe2薄片在vMM覆盖一半区域的情况下暴露在O2等离子体中3分钟(插图),然后移除掩模以捕获OM图像。比例尺:10μm;j) 与图1i对应的原子力显微镜(AFM)图像。插图显示了图1j中标有白色虚线的高度轮廓。比例尺:10μm;k) WSe2薄片上vMM覆盖层的横截面STEM图像。比例尺:10nm;l) 图1k中标有黑色虚线区域的STEM图像放大图。比例尺:2nm。

 

在PVOM的整个工程过程中,使用了半径从0.5um到25um不等的钨探针尖端。下面是本文作者根据经验详细阐述不同尖端半径的探针功能:半径为0.5um的探针尖端适用于精细工作,如刻划小于1um的通道。然而,它容易弯曲,因此需要小心处理以防止与基板过度接触。半径为1um的探针尖端相比0.5um的探针更为坚固,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各种PVOM工艺中。例如,它可用于剥离金属薄膜,通过打孔来转移它们,并执行刻划或切割操作。半径为5um的探针尖端用于在金属掩模上刻制约5um宽的通道,以便在WSe2上制作电极。半径为10um的探针尖端因其高坚固性而被用于切割金属薄膜,但可能会产生相对较大的边缘粗糙度。半径为25um的探针尖端则用于使用铟镓合金作为粘合剂来转移金属薄膜,得益于其能与金属薄膜产生的大面积粘附。

图2. 金属薄膜转移和亚微米级分辨率工程的详细过程。a) 示意图显示了探针辅助金属薄膜转移过程中探针尖端移动方向(红色箭头)和金属薄膜变形方向(绿色箭头);b) 切割硅基底以获得锋利边缘金属薄膜的示意图。右图显示了薄膜锋利边缘的光学显微镜(OM)图像。比例尺:10μm;c) Ag/Au薄膜转移到SiO2/Si基底上后,其边缘的原子力显微镜(AFM)图像。比例尺:200nm;d) 用探针尖端刮擦金属薄膜制造亚微米级宽度沟槽的示意图。插图:展示了探针尖端和基底之间的接触区域,该区域远小于尖端直径,从而产生了较小的沟槽宽度;e) 刮擦沟槽的AFM形貌图像。比例尺:500nm;f) 刮擦沟槽的AFM相位图像。比例尺:500nm;g) 沿图2e中标有蓝色虚线的高度轮廓;h) 通过将两个金电极转移到Bi2O2Se薄片上制造的器件的光学显微镜图像。黑色虚线矩形框出了Bi2O2Se薄片。比例尺:10μm;i) 图2h中标记区域的AFM图像,展示了器件的300nm沟道长度。比例尺:1μm。

 

金属薄膜剥离有两种独立的方法:1) 将半径为25um的探针尖端与铟-镓合金接触,然后将其与竖立的金属薄膜接触,将其固定在探针尖端上。然后,通过沿特定方向移动探针尖端,将金属薄膜从基底上剥离;2) 对于较大的金属薄膜,使用半径为1um的探针尖端在薄膜上穿孔,将其固定在探针上。粘附在探针尖端的金属薄膜可以转移到二维材料上方,并进行对准。重要的是要注意,在转移后,铟-镓合金可能会粘附在金属薄膜上并逐渐侵蚀它,特别是在高温下。因此,必须将其去除,通过切割金属电极来实现。

 

原文链接:

Robust van der Waals Metal Mask for Residue-Free and All-Solid 2D Material Engineering

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fm.202407821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迈塔光电推出的二维材料显微转移系统——磁力吸附探针座模块,可以有效帮助您进行图案化二维材料的制备,为您的科研之路添砖加瓦!

探针座模块部分技术参数见下表(可适配E1系列任意型号),详情可登陆我司https://www.metatest.cn/productinfo/1088203.html进行查询或咨询我司相关技术人员!

E1-T二维材料显微转移系统—磁力吸附探针座及支架

武汉大学客户使用案例

2024年10月18日 17:18
浏览量:0
收藏